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村旅游 > 正文

水府庙:兴于河神祭祀 静守岁月沧桑

  • 时间:2024-11-01 20:26:10 来源:  作者:  点击:

  在邵阳市区资江、邵水交汇处,沿江桥东侧,屹立着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府庙。经过水府庙,就被大门上的一副对联“汇聚英豪歌一统 流传雅韵赋双清”吸引住了。

  在大门左侧的一块青石上,发现镌刻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何立伟撰写的《水府记》:“水府庙为旧时宝庆今日邵阳一大名胜,乃建于明万历年,如一老僧,数百年间坐看资邵二水绕膝而流,亦看那江上岁月与虹霓,水底沉戟同鱼鳖,沧桑人间,浮沉世道,尽收眼底……”《水府记》文采斐然,生动描写了水府庙古今巨变,读之耐人寻味。

  水府庙的东、南两面是繁华的街市,与西南面的宝庆府古城墙隔江相望,北面则为资水河道。资江与邵水交汇处水势平缓,由于河床淤积,春夏洪水泛滥,困扰着宝庆城内居民。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宝庆城内居民和邵水、资江船民在此处合资兴建水府庙,供奉河神,祈求保佑,以避水患。

  水府庙祭祀的河神是谁呢?邵阳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石太平介绍,《宝庆府志》记载,水府庙所祭祀水府神仙名肖天任(1324年—1405年),江西人。传说,肖天任去世14年后,明成祖派三保太监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返回时,遇飓风翻船。幸得肖天任“英灵”搭救,方免于难。于是,诏封肖为“英佑侯”。

  水府庙原有正殿、配殿和戏楼,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古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明末,水府庙因为战乱而被毁坏。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宝庆知府张维养倡议下,历时五年重修庙宇和戏楼,成为当地民众每半年举行庙会、祈神唱戏及商议大事的场所,盛极一时。据《邵阳市志》记载,旧时庙内大殿中祭祀水府神,铁铸神像,高丈许,附祭祀诸水神数十尊,楼上祀文昌神、关羽。

  水府庙戏楼主体为木构柱架,平面为“凸”字形,三层飞檐,攒尖顶,山墙为马头式封火墙。屋脊和翘角皆以龙、凤、鹿、象等泥塑动物装点,雕刻精细,栩栩如生。水府庙戏楼下临资水,倒影横江,上接霄汉,气势雄壮。在第三层阁楼的正面有“半入云”三字题额,戏台正面两个正柱上有一副对联曰:“妙手空空,一弹秋水一弹月;余音袅袅,半入江风半入云”,把水府庙的地理形貌及其雄伟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

  石太平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水府庙热闹非凡,船只穿梭,人来人往,香火兴盛,好戏连台。这里是水上宝古佬安身立命之处,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旧时驾船、修排的船工和商户在下益阳、长沙、汉口等地之前,都会备好香烛酒食来到水府庙拜神祷告,祈求一路平安。顺利返回时,他们又会在水府庙唱戏酬神。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水府神诞辰之日,船工们都汇聚到此开展祭祀活动。

  1958年,邵阳市因扩建城外双清路,将正殿、配殿拆除。殿内的铁铸神像则在大炼钢铁时被销毁,仅仅保留了戏楼。1983年,水府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双清路的扩改和泥湾段防洪堤的修建,使得水府庙低沉在两者之下,积水为患。2007年,我市对水府庙进行了整修,并整体抬高了2.8米。

  石太平介绍,2010年前后,在水府庙戏楼附属建筑经常举办“水府讲坛”等文化活动。每到周末,这里“谈笑有鸿儒”,邵阳的文人墨客们在此谈古论今,挥毫洒墨,进行文化交流和碰撞。

  时光悠悠流转,匆匆已是百年。水府庙如今不再是祭祀活动场所,没有之前的热闹场面。它独坐资江之滨,静守岁月沧桑,见证了邵阳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以及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展。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410/t20241030_334889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