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风采 > 正文

琼海:非遗牵手文旅焕发新生机

  • 时间:2024-10-29 19:12:22 来源:  作者:  点击:

  

  

  “你看,这是我染的布。”近日,在琼海大园古村的非遗体验活动中,15岁的李梓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成果”。

  扎染是苗族传统技艺之一,通过捆绑、折叠或缝制布料,使其在染色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图案和效果。这项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在大园古村里,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首先会被介绍扎染的历史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随后,工作人员会展示几种常见的扎染技法,如捆绑法、夹板法、缝纫法等。

  

  小朋友在大园古村体验扎染技艺

  孩子们在了解了基本原理之后,便可以开始动手实践。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将布料进行相应的折叠、绑扎或缝合。完成绑扎后,孩子们将布料浸入已经准备好的染料盆中,等待一段时间,让颜色充分渗透进布料的每一寸纤维。染色完成后,还需要经过冲洗、晾干等步骤,最终解开绑扎的部分,就会看到独一无二的图案显现出来。

  当孩子们解开布料,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独特图案时,那份喜悦和成就感溢于言表。他们相互展示各自的作品,并讨论彼此的创作灵感。这种体验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色彩和设计的兴趣,同时也是一次难忘的艺术探索之旅。

  这样的案例在琼海并不少见。在今年的潭门赶海节上,琼海带来了娘惹风尚服饰秀、“108兄弟公”祭祀仪式等亮眼的节目,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盛宴,还充分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南洋风情文化,表达了渔民们对海洋的敬畏之心和对团结协作精神的崇尚之情。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琼海坚守文化初心,不断深挖非遗保护价值,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展示非遗特色,从“细”处着手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以现代化、个性化激发非遗活态传承。此外,琼海还搭建非遗长效发展机制,让手艺变收益,截至目前,琼海已有包括南海航道更路经、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等41项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纳入琼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原标题:

  挖掘非遗保护价值,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

  琼海:非遗牵手文旅焕发新生机

  记者:陈子仪

  

  

  (编辑: 林子杨)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sxkx/202410/t20241029_37575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