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摸清家底。在全市率先成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织石窟寺文物资源调查专班,对全区石窟寺进行摸底式调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54处,其中国保单位2处、市保单位5处、区保单位9处、一般文物点38处。
二是争资立项。抢抓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契机,争取石窟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700多万元,稳步推进千佛寺摩崖造像保护工程、大佛寺摩崖造像岩体加固与水害治理工程等10个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三是数字赋能。聚焦“科技+考古”,常态化邀请定点指导专家来潼开展技术指导,积极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对全区54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进行无人机航测、近景摄影测量、立面与剖面测绘等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制作工作。
四是文旅融合。深化“文物+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物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让“国保”出圈。大佛寺摩崖造像纳入大佛寺AAAA级景区,千佛寺摩崖造像和万佛岩摩崖造像纳入陈抟故里AAAA级景区。
五是出版成果。组织专家,深入研究,联合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出版《潼南千佛寺》学术专著,在《考古学报》等期刊发表潼南石窟寺研究文章20余篇,累计下载量超过1万次,充分展示潼南石窟寺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