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省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攀升,7月1日—10日,日均参观人数5000人次以上,7月14日、16日两天分别突破7000人次,7月16日参观人数达到7454人次,创下建馆以来日参观人数新高。
为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省博物馆结合工作实际,提前研判,多措并举,有效应对游客数量增加带来的工作挑战。
一、融文旅实现延时开放。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提前做好延时开放准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印发工作方案,统筹安排部署,同时采取分流不限流的措施,最大程度方便游客入馆参观。自6月1日起,延长开放时间,将闭馆时间调整至晚上9点,为广大游客带来参观便利。截止7月16日,延长开放以来共接待各界观众14.9万人次。
二、练队伍提供多样服务。及时调整充实讲解、安保、保洁等工作人员,除专职人工讲解外,补充志愿者讲解,还通过AR眼镜、智慧手持导览器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服务手段,满足观众需求。
三、补短板充实人工讲解。对全省部分导游进行讲解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参与讲解工作。充分发挥全馆青年干部业务特长,经过培训短时间内熟悉掌握展览内容,为广大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四、强功能丰富社教活动。结合幼儿园参观博物馆的实际需求,针对性设计“幼儿社教活动课程”,受到幼儿园方及幼儿家长的一致认可;与省内外各类研学机构开展合作,借助各类主题研学游,通过参观、课程、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宣传展示大美青海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五、用热点吸引外地游客。精选文创产品参加第25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尤其是以省博物馆“明星文物”舞蹈纹彩陶盆为元素设计的文创雪糕再次亮相,引发广大观众的竞相追捧。同时,做好各单位邀请参会的省外嘉宾参观接待工作,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讲好青海故事,进一步助力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的宣传。
下一步,省博物馆将持续创新举措,高效推进展览策划、馆际交流、教育资源开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和数字化利用,打造多业态融合发展,跨界培育新质生产力,突出文化带动,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化呈现、互动式传播、沉浸式体验,实现省博物馆“出圈”“出青”“出海”,以更高标准、更好的风貌接待省内外各界观众,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贡献积极力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