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讲好长江故事,充分发挥好博物馆与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与宣传阵地作用,6月5日,“文化传承 南航行动”长江教育创新带文化育人共同体建设座谈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
座谈会围绕“如何推进一流高校与一流博物馆建设深度融合,共同发挥育人成效”展开,省博物馆长以“多维融合·共同发展——博物馆与学校跨界合作发展思考”为题,从丰富学校合作模式、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工作思路三个方面作交流分享。
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黄河出星宿、万水下昆仑”是青海重要生态地位的突出特征。同时,青海也是中华民族早期历史上西戎与华夏交汇的“边缘”,是早期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区域之一,更是昆仑文化的摇篮之一。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定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博物馆作为学校课堂的有益补充,其“第二课堂”的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众认可和接受,博物馆与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异曲同工的作用。2024年3月,馆长王进先受邀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广大师生作了以“探寻长江文明,追溯江源文化”为题的知识讲座;4月,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南京博物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长江流域相关单位达成合作共识,顺利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双方合作迈入了更高层次的轨道,开启了馆院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省博物馆参与携手长江教育创新带12个省市的高校、博物馆共同发起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共筑长江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江源文化、昆仑文化,省博物馆积极发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和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作用,以弘扬传承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为己任,深化对外交流合作,通过开启馆校合作等新型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挖掘和认识文化遗产价值,为合力讲述“长江故事”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 下一步,省博物馆将立足本土文化,加强教育研究,走出一条符合青海省情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将依托昆仑文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合理利用全省文物资源,跨系统、跨区域合作交流,以“昆仑文化”为主题筹备展览,为建设昆仑国家文化公园提供文物支持;二是召开长江流域博物馆馆长研讨会,届时将有近百家文博单位齐聚青海,以“发掘长江文明,助力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主旨,共商合作事宜,贡献文博力量;三是持续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联合沿黄各省区文博单位,以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为核心,以治黄历史为根脉,以水电建设为切入点,策划跨界展览,讲好黄河故事, 让青海省博物馆出圈、出青、出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