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介绍 > 正文

当书籍成为艺术创作媒介,呈现怎样的“书象”

  • 时间:2024-05-11 21:35:56 来源:  作者:  点击:

  1.jpg

  对大多数人而言,书籍的基本功用是获取知识,其艺术性的关注度略低。正在上图东馆二号展厅举行的当代艺术展“书象·Books As Art”,通过书籍与艺术的结合,探讨书籍作为⼀种媒介在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梁铨、金宇澄、申凡、丁乙等二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亮相其间,激发人们对书籍及其内在逻辑更深层次的探索。

  溯源历史,把书籍看作艺术品的观念始于印刷术的出现。早期西方书籍大量借鉴艺术作品的风格;19世纪后半叶,书籍艺术成为美术史学科讨论对象之⼀,是艺术史不可或缺的⼀部分。

  2.jpg

  此次展览由三个板块组成:书之图像、珍本集美、印物之用,以艺术的观念去观察书籍,从绘画、文字、字体、插图、雕版、版本、装帧艺术、印刷技法、收藏等方面去探讨书籍的艺术之美。

  其中,“书之图像”展示了书像的各种艺术样本,艺术家眼中笔下的书像各有逸趣。梁铨是中国最早当代抽象水墨的实践者,书在他笔下被抽离为横竖点圈在墨色和纸张过渡晕染出无形的圭臬。金宇澄作为小说家,对于书籍的理解更具独特视角,无处不在的隐喻与好奇,文字和绘画叠加融合出全新的哲思写画,近年佳作迭出,作品本身极具跨界文化标识。

  3.jpg

  彭剑将传统古籍和现代书籍密布堆叠,衬以几何色块或图形阵列,亦古亦今。梁浩通过对文字、书本图像与艺术史上垂名的艺术家及其图像的引用,围绕着手、凝视和思考的动态关系展开创作。

  作为第六届上海图书馆阅读季 “艺术悦读”的有机组成部分,展览意在阐述书籍的三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在书籍和艺术重叠的当代语境中撷取书籍艺术的片羽吉光,从书籍图像的具象到文本的抽象,延展到装帧设计的审美趣味,以及印刷的前世今生勾勒出书籍的万千气象。

  此次展览将持续开放至6月10日,为了深入解读作品,上图讲座策划推出数场系列讲座,从不同角度与观众共同探索书之万象。

  4.jpg


原文链接:https://whlyj.sh.gov.cn/wbzx/20240507/fce358704da74b58bf29ca3039680f0e.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