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历史 > 正文

哈民遗址:探究史前聚落形态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 时间:2024-04-04 00:57:34 来源:  作者:  点击:

  

  在北疆文化的灿烂星河中,哈民遗址是一颗闪亮的星。这处遗址南望西辽河、北靠新开河,居于大兴安岭东南边缘、科尔沁草原腹地,距今5500至5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哈民遗址的发掘,实证了西辽河流域科尔沁地区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哈民考古遗址公园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依托哈民遗址,这里成为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景观大道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游客 刘志文 在这儿我了解了哈民文化,也见识了5000年前人们所建造的房屋遗址,使用的陶罐,人类化石等,深深地了解家乡文化。

  

  哈民遗址首次发现于2010年。2010年至2014年,考古工作者对这处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面积82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1000多件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的碳化黍、粟、大籽蒿等植物种子。哈民遗址中的房屋居址成排或成组分布、规整统一,属于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由此可以探究古代社会人类群体之间的种群关系。

  

  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教授 张铁男 从遗址发掘的81座房址来看,5000多年前的哈民人就已经拥有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能力。哈民聚落的空间布局规整,属于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 朱永刚 从我们连续5年发掘来看,基本揭露了聚落布局的情况,像哈民遗址这么大规模的发掘,在西拉木伦河以北是第一次。

  

  哈民遗址的发掘,使科尔沁的地域历史实证提前了一千年,遗址入选2011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和“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通辽市两级文物保护部门建立了集遗址保护、文物展示、考古体验、文化旅游、生态保护“五位一体”的哈民考古遗址公园,成为自治区首批十大考古遗址公园之一。目前,公园里的哈民遗址博物馆正在升级改造,将以核心遗址展示区、生活场景展示区、自然人文体验区、考古模拟体验区和耕作文化体验区为主导功能,再现哈民遗址的历史面貌。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盖志庸 哈民(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为我们对西辽河地区的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原文链接:https://wlt.nmg.gov.cn/zwxx/gzdt/202403/t20240328_24867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