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平台“展魅力”。建成了非遗传承基地13个、非遗传承所5个、民间文艺团队10个和民族文化传播公司3个,每年开展各项目非遗传习活动达100余次。选派国家级非遗《苗族民歌》、市级非遗《彭水耍锣鼓》等非遗项目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地精彩演出,国家级非遗《苗族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入围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
二是人才赋能“添活力”。持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截至目前,彭水县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17人,其中2名非遗传承人获评国家首批乡村工匠名师。组建文旅志愿服务分队,壮大非遗传承队伍,结合进机关、学校、社区、景区“四进”开展非遗展演展示、互动体验式教学等活动,增强民众对非遗保护传承的参与感、体验感。
三是活化利用“强实力”。在A级以上景区常年入驻苗绣、银饰、苗歌、蜡染、剪纸等非遗项目,实现非遗与景区的双向奔赴。依托彭水苗绣非遗工坊,研发推出苗绣非遗系列文创产品180余个,年产值1000余万元。以渝味360碗”美食评选活动为契机,提升鸡豆花、三香、擀酥饼等非遗美食项目的知名度,促使“舌尖”带动“脚尖”,推动“舌尖上的非遗”产业链走深走实。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