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山县文旅局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课堂为阵地,以校园为舞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充分发挥非遗物质文化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多项新举措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重视宣传,提升非遗传承人对“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正确认识。为了提升非遗传承人对“非遗进校园”活动意义和必要性的认识,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及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自2018年以来组织非遗传承人培训会议时,每年都设置传承人“非遗进校园”议题讲题,强调多注重在青少年人群中发展传承人,扩大非遗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影响,让孩子们从小在心底埋下“非遗”种子。同时要求26位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能程式化讲解示范,注意降低学艺难度,增加趣味性,最大程度地吸引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主动推介,积极争取当地中小学校接纳“非遗进校园”活动。平山县非遗保护部门自2018年以来每年都动员非遗项目单位主动和当地中小学校联系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如尤家庄小唱、平山渔家乐、闫三妮民歌、西王庄丝弦、平山坠子戏等10多个项目传承人都曾向学校主动推介非遗项目,成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推介下,田兴武术会、平山剪纸在田兴村小学每天下午课后都设置了非遗兴趣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形成共识,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对“非遗进校园”活动的策划指导。针对国家对非遗重视度不断提升和县域非遗保护发展需要,县文旅局领导层把“非遗进校园”提上特别日程,将其列为文旅局和教育局之间专题谋划、深度合作的日常事项,使“非遗进校园”在文教界形成齐抓共管的共识行动。县职教中心多次邀请西王庄丝弦、尤家庄小唱、北冶抬皇杠、闫三妮民歌进校园开展了示范传承教授活动;平山县大吾小学开展了为期20天的课外文化艺术学习展示活动,其中就有平山民歌(尤家庄小唱)、平山吹歌、腰鼓、跳竹竿、猴拳等多项非遗项目,县文旅局和教育局派专人予以组织指导。中山战鼓、柏坡腰鼓在县职教中心、平山中学、古月中学及各乡镇中小学普及发展,并在县内一些学校中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上集体表演、震撼敲响。
“非遗进校园”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同学们也了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未成年人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