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11月27日,由青海省文化馆、城西区委宣传部、城西区文体旅游科技局主办,城西区文明办、城西区文化馆、城西区彭家寨镇党委和城西区汉庄村共同承办的“大地欢歌·幸福西宁”——西宁市城西区乡村村晚在彭家寨镇汉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举行。省、市、区相关领导以及12个村的村民代表、区属各单位干部职工35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青海省电视台、央广网、西宁电视台、青海日报、西宁晚报、西海都市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媒体来到了现场进行采访报道,通过青海公共文化云、青海省文化馆微信视频号、掌上西宁、魅力西区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共有32万余人次在线观看节目。
演出在开场舞《绿水青山百花齐放》中拉开帷幕,青海花儿《幸福新时代》、杂技《绽放》、女声独唱《共圆中国梦》、青海小调《亲家母夸城乡》、蒙古族舞蹈《金色草原》、滑稽互动节目《五彩缤纷》、音乐舞蹈快板《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藏族舞蹈《吉祥》、西宁越弦《旗帜》、歌伴舞《美丽西宁欢迎你》等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结合地方文化、农民生活、民间文艺等元素,为村民们带来了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时装表演《炫动青春》更是将“维密秀场”搬到文化广场,展现了时尚与乡村的完美结合。
本次村晚在保留传统歌舞表演的基础上,还丰富了表演形式。小品《婚宴》,讲述了男女双方家长为了操办孩子婚礼的一系列故事,引导村民摒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提倡树立文明节俭、个性现代的婚俗新风,体现出乡村人民的淳朴情感和近年来移风易俗工作带来的显著成效。小品《互联网体检》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展现互联网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套路,讽刺当下互联网现状,告诫群众小心互联网的种种“套路”。在村晚的舞台上,不仅有专业表演人员,还有民间艺术团、村民群众也参与到表演中,进行自我展示,成为活动的主角,人人可以登上舞台做“民星”,在表演中感受自我价值的小小满足感。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多样的特色展区。非遗展示区通过收集青绣、唐卡等非遗作品在现场进行集中展示,活字印刷体验区,让观众体验独具中国传统魅力的活字印刷造字体验。同时,邀请糖画制作者、捏面人等手工艺人、茶艺艺术家、剪纸艺术家、书法艺术家现场进行技艺展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糖画,一个个惟妙惟肖的面人、一杯杯沁香扑鼻的茶水、一张张生动活泼的剪纸、一篇篇寓意满满的春联,展现着手工艺人和艺术家们娴熟的技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观众们实地学习、观赏、了解中国的传统技艺文化,体验非遗传承的无限魅力。农产品展示区,体现着农村硕果丰收的美好场景,吸引广大群众围观驻足,感受着农村生活的新时代新变化。
“大地欢歌·幸福西宁”——西宁市城西区乡村村晚的成功举办,旨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我省新时代、新农村、新风貌、新愿景,鼓舞人民群众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凝聚力量,鼓足干劲,迈向新的征程,积极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呈现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