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唱书
安顺唱书历史悠久
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
在安顺屯堡村寨流传的一种业余文娱活动
2007年
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起来了解下吧!
发展
明清时期实行改土归流,朝廷修路、兴学、开科举,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唱本即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的私塾先生收集了一些民间说唱本,后将其编写为学生唱本。唱词用七字句和十字句排列,段落之间的内容采用五字句纯正方言道白,极富韵律性和节奏感,所以很容易被听众接受和喜爱。
安顺唱书经过江南水乡文化和安顺山地文化的融汇,到清朝光绪年间,唱书趋于完善,最终成为屯堡村民在劳作之余自娱消遣,寓教于乐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下来。
唱书
唱书内容注重宣传忠、孝、礼、义、仁,提倡与人为善、德、福一致,有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的,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取材于古典小说的,也有根据戏曲脚本移植改编的。
取材于民间传故事的唱本有:
《西厢记》、《蟒蛇记》、《张四姐大闹东京》、《双上坟》、《五美图》、《八仙图》、《孟姜女哭长城》等。
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唱本有:
《金铃记》、《彩楼记》、《四下河南》、《白鹤传》、《洛阳斩单》、《秦琼哭尸》等
取材古典小说的唱本有
《关云长单刀赴会》、《吕布戏貂蝉》、《刘备过江招亲》、《刘备哭桃》、《华容道》、《关羽》、《武松》等。
取材戏曲脚本移植改编的唱本有:
《水打兰桥》、《大孝记》(又名《天仙配》)、《西厢记》、《柳荫记》、《宝莲灯》、《白蛇传》等。
唱法
安顺唱书以唱为主,说为辅,说唱者手持唱本,不用任何乐器伴奏说唱。
唱腔音乐以原生态民间小调为框架,曲调与方言出现倒字失意时,可随即变化曲调正字达意。唱腔音乐结构皆是四句一反复,俗称“四句反头唱法”。
现状
安顺唱书现在主要分布于安顺旧州古镇、詹家屯、九溪村、吉昌屯、雷屯、郭家屯、张家屯等屯堡村寨。
明代至今,安顺唱书一直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屯堡文化的深入研究,安顺唱书也日益受到关注,许多爱好者和唱书人依旧在为了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而坚守着……
图源:许钧泰、安顺屯堡文化汇、网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