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礼品 > 正文

【聚焦“一带一路”·现场】贵州从江少年献唱三首侗族大歌

  • 时间:2023-11-01 01:57:08 来源:  作者:  点击:

  

  “小小阳雀学做窝,细细娃儿学唱歌,细细阳雀飞过坡,细细知了树上落,我帮爸爸砍柴火,边做农活边学歌,太阳落坡歌也学会一大箩......”10月18日上午,来自贵州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少儿歌队的22名少年儿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为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嘉宾献唱侗族大歌,展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少儿歌队的孩子们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内合影

  少年儿童们欢快地唱起《阳雀歌》,纯净的天籁之音回荡在大厅。

  侗族大歌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阿卡贝拉”,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大歌是中国目前所发现最完美的民间合唱,其在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2006年,侗族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10月2日抵达北京,每天早上9点便来到中国工艺美术馆排练。孩子们很认真,每个环节都要排练到位才回酒店。”从江县文化馆副馆长梁正英介绍,这22名孩子组成的歌唱团名为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少儿歌队,此次演唱了三首歌曲,分别为《阳雀歌》《青蛙歌》《侗歌汉语都要学》,均为当地具有代表性、孩子们平日都爱唱的歌曲。

  孩子们演唱的三首侗族歌曲

  正在读三年级的吴韩丽说:“来到北京表演,很好玩、开心,长大我还要来北京上学。”

  孩子们在天安门的合影

  “今天表演结束后,嘉宾们都夸孩子活泼可爱,很满意他们的表演,孩子们受到表扬也很开心。”梁正英说,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让更多人听到侗族大歌,让大家了解到贵州的文化。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xwzx/szdt/202310/t20231019_828146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