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联合大学在束鹿史馆
华北联合大学又称华北联大,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学校。1946年11月,华北联大全体师生1000余人从山西广灵出发,经过灵丘、阜平、唐县、安国、深泽等县,长途跋涉八百余里,于11月底胜利转移到束鹿县(现辛集市)东部的新城、大李庄一带村庄。文艺学院驻贾李庄。华北联大在农村办学,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人才,对外宣称“平原宣教团”。
华北联合大学师生在艰苦办学的同时,还积极帮助村里办民校、写黑板报、搞高房广播;文艺工作团在街头演出革命文艺节目,教学生和农村青年唱革命歌曲,扭陕北秧歌。华北联合大学像一架巨大的革命播种机,把革命的思想,革命的文化,播种在成千上万的当地人心中。
我们耳熟能详的艾青、王昆、郭兰英、周巍峙、贺敬之等文艺翘楚人士均在此战斗和生活过。时至今日,这里依旧保存着华北联大的教室、宿舍、营房和食堂,在岁月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新城镇华北联合大学在束鹿史馆占地面积450㎡,建筑面积100㎡,分为“继往开来,承膺使命建红校”“束鹿办学,红色文化留盛名”和“赓续传统,不忘初心向未来”三部分,再现了联大师生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及一面教学,一面发动群众参与土改、举办文艺演出等情景。
周巍峙王昆旧居
2022年,对周巍峙王昆旧居(赵振良家北屋)进行了整体修缮。2023年,经过多方搜集整理,对南屋、北屋进行布展,展示了文工团在束鹿期间办学、演出等内容,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献和优秀作品。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工作团在束鹿展馆作为华北联合大学在束鹿史馆的补充,既充实了展示内容,又让华北联大在新城办学的这段红色记忆深入人心。
华北联合大学在束鹿史馆期待您的到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