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古城正定五彩斑斓、热闹非凡。在历史文化街,跨街而立的阳和楼上,正上演着“点亮北方戏窝子——阳和楼梆腔新韵演唱会”。近日,戏迷票友陈阳专程从石家庄赶往阳和楼。“我是河北梆子忠实的戏迷票友,能在阳和楼看到这么精彩的戏曲表演,感觉特别幸福,非常享受。”
正定今年向社会免费开放阳和楼景区。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表示,非常愿意将戏曲“还戏于民”,为打造正定县文化空间、为戏曲文脉传承贡献力量。
正定还开设了阳和楼艺术大讲堂、艺术培训公益课堂,组织全县8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演艺人员在阳和楼轮换开展常态化文艺演出。
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创始会员、副会长王志敏表示,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文脉,保护好古建就是保存历史。正定的百姓早已把古城作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古城是文化遗产,也是大众的生活家园。
近年来,正定坚持把历史文化资源当作第一资源,加快古城保护提升步伐,划定历史城区范围,严控范围内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确保与古城风貌和谐统一。聘请专业团队系统编制规划,实施城门保护恢复、古寺群落修缮、阳和楼复建、荣国府周边环境整治等24项工程,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留古城历史文化记忆,“北方雄镇”历史风貌得以有效恢复,“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正定市民刘宁说:“古建就在眼前,文物就在身边,家乡的历史文化,我们可感可知。”
繁华夜色,琴瑟悠扬。如今的荣国府的游人如织,夜景开放后,这里更是人气爆棚。元妃省亲、宝黛初相会等实景表演倾情再现了红楼经典片段,带领游客重温红楼经典。古筝弹奏、打更巡夜、古风汉服体验等红楼特色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正定各旅游景区人气爆棚,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在隆兴寺景区,舞蹈《千手观音》精彩上演,带领游客穿越千年,感受到千手千眼观音的神韵。《舞动正定 非遗传承》表演者身着“特制”旗袍,以走秀的方式向游客展示古城正定的风采和魅力。荣国府大观楼的“津晋冀”专业鼓曲交流演唱会、阳和楼上的彭蕙蘅师生演唱会、河北梆子戏曲专场,还有各条特色商业街区推出的一系列体验丰富、备受游客青睐的活动和产品……正定通过“旅游+”融合演艺、非遗等模式,不断聚拢人气、拉动投资、激活消费。
旅游的“火”往往离不开文化的“活”。正定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优势禀赋,深度挖掘和用好特色文化资源,多途径推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把古城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文明融入旅游发展,通过举办“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之“正定夜最美”文旅推介活动,推出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文旅活动,开展文化项目进景区、非遗表演进景区等活动,发展沉浸式旅游新业态,打造正定文旅融合新名片。
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王咏虹说:“目前,正定已经形成了红楼文化经典、乒乓冠军摇篮、元曲创生中心、京外名刹之首、佛教临济祖庭、三国子龙故里等旅游品牌。我们要让文化资源以旅游为载体,充分释放其活态能量,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打造符合游客需求、具有生活温度的旅游产品,从而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让旅游产业插上文化的翅膀。”(任英文 刘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