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2月22日下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图书馆承办的“2023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文源讲坛专题讲座”在并开讲,全省文旅系统机关事业单位180余人参加。
举办此次讲座旨在提升全省文旅系统艺术创作领域相关负责人和创编人员的文化艺术素养,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文艺精品创作规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履行职责使命,不断繁荣文艺创作,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坚持不懈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促进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场活动邀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以《新时代文化艺术创作》为题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艳芳主持。
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讲座中,王馗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创作从高原到高峰”的辩证关系展开论述。他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世代相传、被不断再创造以及持续的认同感三个指标,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让传统文化更好融入生活、传递情感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命题。
戏曲是山西的金字招牌,在谈到山西戏曲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上,王馗认为可以借鉴昆曲、秦腔等地方剧种的经验做法,通过制度化扶持出台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专业化保护提升社会影响力、学术化保护营造尊重人才氛围、生态化保护回归现实生活,培育起戏曲良性发展的文化土壤,助力地方戏曲走出困境、走在前列。
对于如何擦亮戏曲这一金字招牌,向高峰挺进,王馗提出可以因剧种、剧团的差异性进行分级分类治理,用好网络空间,打造多元、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使山西戏曲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参加讲座的人员纷纷表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推动我省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公共文化品质化、分众化创新升级,勇攀艺术高峰,打造文艺精品,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发挥头雁效应,积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把握机遇、大胆创新,精准对接人民群众需求,才能壮筋骨、长才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旅生活的新期待。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