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各地博物馆在游客爆满中圆满收官,金秋时节,青海省博物馆也迎来了新的参观热潮,各个展厅内人气旺盛,观众如潮,八天长假,青海省博物馆共接待观众2.7万余人次,日均接待3375人次,线上浏览量为10.5万人次,单日最高观众数量达4000余人次,与以往节假日期间的单日最高观众数量整体呈现飞速上升趋势,创开馆后新高。
10月6日,根据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显示,目的地为青海的十一“超级假期”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2倍,跨省订单占比近七成,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倍。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兰州人最爱游青海,其中青海省博物馆位列青海地区十大热门景点之一。通过数据分析,双节期间省外游客占比明显上升,占总人数的79.1%,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青少年观众占总人数的65%,仍然是“博物馆热”的主力军,突出体现了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游基地的阵地作用,更加凸显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双节期间,青海省博物馆精心组织策划了“镜鉴中秋·镜月照古今”、“我与祖国同庆生”两场主题社教活动,通过科普宣讲、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民俗介绍、现场手工制作月饼及蛋糕等环节,加深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营造了浓厚的过节氛围。
在青海日报假日特刊中推出青海省博物馆“打卡博物馆,一起来寻宝”,为国庆期间来青旅游游客提供参观攻略;联合西宁市电视台开展“西”游记遇见“宁”网络直播——走进青海省博物馆,线上为观众推介宣传河湟文化,讲好青海故事;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由中宣部制作的“感人瞬间”国庆节主题系列微视频《中国力量》《乘风追梦》《这就是中国》;组织撰写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共建“黄河文化共同体”文章并在国家文物局官网推送。
青海出土的彩陶文物众多,器形多样,著名作家张承志曾说,在青海“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在青海省博物馆彩陶文物也是馆藏及展示的一大特色,双节期间,“双人抬物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因其纹饰精美、寓意独特而颇受观众喜爱,成为“网红打卡文物”。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省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资源,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针对性研发了多款兼具收藏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同时在双节期间,开展了省博物馆文创产品折扣促销活动,销售额2.2万余元,其中翩然若飞书签、吉祥八宝书签、学生尺等商品深受观众喜爱。
双节前夕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假期观众接待、安全及后勤保障等具体事务,确保节日期间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安装闸机人脸验证设备,缩短观众入馆时间,实现观众3秒入馆,优化入馆流程;开展节前安全检查、设备设施检修及消防应急演练,做好观众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