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讯 > 正文

昌都考古调查乃普石窟 尚属西藏迄今唯一功能明确灵塔窟

  • 时间:2023-08-06 00:01:22 来源:  作者:  点击:

  

  记者3日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由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调查队对昌都境内乃普石窟进行深度考古,通过调查与西藏现存相关佛教遗存的比较,该石窟为西藏迄今唯一一座功能比较明确的灵塔窟,其壁画再次见证了元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

  

  图为7月30日拍摄的乃普石窟内部。(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该所所长扎西旺加介绍,乃普石窟发现于2022年,并在2022年、2023年进行了三次考古调查。近日,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该石窟进行了联合考古调查,并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收获。

  乃普石窟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境内,海拔约3800米,石窟坐北朝南,系对天然石窟改建而成,年代较早,保存也较为完整。其空间较大,平面略呈方形,建筑由四壁、穹窿顶和窟内一座高大的塔组成,四壁和穹窿顶壁面均绘有壁画。

  此次调查主要对石窟和塔建筑的结构、平面、立面进行了初步测量,并对塔与石窟的关系,石窟的功能和分区,壁画的分布、题材、风格和年代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窟内遗留的经书残卷、擦擦和构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整理。

  据悉,窟内壁画主要表现四臂观音、释迦牟尼佛、上师像、千佛、佛传故事和护法神、团窠动物、植物和吉祥纹样等丰富题材。壁画呈现出比较显著的藏传波罗风格,初步推测绘制于公元14世纪中叶左右,尚不排除公元13世纪中后叶的可能性。壁画与元代西藏萨迦至大都官方驿站中在八宿、类乌齐、察雅、青海囊谦以及玉树沿线发现的壁画风格基本一致。调查队从壁画草泥地仗中提取了测年样本,将对壁画年代进一步精确修正。

  此外,窟内遗留的擦擦为新制,木构件年代不早,但经书残卷为公元13世纪至1997年间不同时代的遗存。

  扎西旺加表示,该石窟尤其是窟顶龙、凤纹样的发现,再次见证了元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汉藏等各民族以驿站为纽带展开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完)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xwzx_69/xydt/202308/t20230804_3694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