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观察 > 正文

首届广西全域旅游创新发展交流对话会在柳州召开

  • 时间:2023-07-09 05:03:38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凝心聚力推进广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6月16日—17日,首届广西全域旅游创新发展交流对话会在柳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日万,柳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国良,越南广宁省旅游厅副厅长阮玄英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区14个设区市67个县(市、区)120多人参加会议。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日万致辞

  

  柳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国良致辞

  

  越南广宁省旅游厅副厅长阮玄英致辞

  首届交流对话会以“全域旅游 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交流对话平台,推动互学互鉴、交流经验,共同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会议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承办,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协办。

  

  会议现场

  会议邀请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总工程师齐晓波,浙江省中旅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雄文,广西北部湾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滕健等国内旅游专家,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城市休闲、文旅融合、广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等多个领域进行演讲,为广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启智增慧。

  

  北京交通大学张辉教授作主旨演讲

  张辉在题为“广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的演讲中对广西旅游提出了七点建议,一是要以旅游城市为核心构建起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二是要依据旅游要素独立化趋势构建起旅游业态体系;三是要加速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四是要通过+旅游的方式,为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赋能;五是要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依托,构建生活、学习、成长方式三位一体的旅游新形态;六是要构建起绿色旅游空间、产品、产业体系;七是要以旅游产业园区、旅游产业链两种方式推进旅游产业体系构建。

  其他与会专家也对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发表了见解。齐晓波表示,创新是城市休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文化感、产业链、空间局、生活范、氛围感都需要全新审视、全新思考。张雄文提出,文化创意、文化创新、文化创造的翅膀是文旅融合的最大增量,并表示要用创新打法推动文化赋能文旅深度融合,重塑文旅产业体系、市场体系、传播体系。滕健则为广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提出了思路创新、产品创新、内容创新、场景创新、业态创新、营销创新等六个策略路径。

  会上,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龚本海分享了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发展模式及经验,为全域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全域旅游创新发展”主题交流对话环节

  在交流对话会上,7名与会嘉宾围绕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建设、网红城市打造、商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产业链等方面展开对话,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会议还邀请广州市番禺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桂林市阳朔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防城港市东兴市、桂林市兴安县、北海市银海区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初审验收达标入库单位的代表分享典型经验,为全区各地全域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新模式、好做法。

  

  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发展模式及经验交流汇报环节

  会议组织嘉宾、代表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观摩风情苗乡、七彩农庄、老君洞、梦呜苗寨等景区,学习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拓展新思路,推进全区各市、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现场观摩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667255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