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色景区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省直文旅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 时间:2023-06-09 23:45:43 来源:  作者:  点击: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福建省直文旅系统引发了热烈反响,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结合主题教育,带头深学深悟,带头领学讲学,结合大调研带领厅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赴厅属单位召开学习座谈会,开展学习研讨,加深理解把握,指导工作实践。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擘画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概念,发出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中体现文旅作为、展现文旅担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命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紧密联系福建实际,继续打造“福”文化品牌,挖掘“福”文化内涵,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破除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当代生活的瓶颈,消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与现实实践的隔膜,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使非遗在新时代新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和时代光彩,为福建“文化强省”建设,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作出应有的贡献。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围绕文化传承发展、教育强国建设,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了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前行方向,既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观一脉相承,又是当代中国文化实践、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旗帜和方向。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教育使命、文化使命,不断拓宽艺术职业教育工作的视野和格局,切实把艺术职业教育放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和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的大局中去理解、谋划和推进,以推动“闽派”特色文艺蓬勃发展为驱动,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与文艺院团的联结路径,深化演学合作,促进校团合一,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知行合一 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文化艺术技能人才。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财务处处长肖绍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崭新路径,为福建文艺创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全省文化旅游工作者要夯实“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建设文化强省。一是“唱响主旋律”,广大文化旅游工作者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并把优秀文艺作品向人民进行展示展演,讲好中国故事和福建篇章,牢牢把好意识形态;二是“念好发展经”,要把作品、创作、创收作为同行同驭的三驾马车,不断做大做强省属文艺院团实力;三是“做实管理功”,六大省属院团要履行好党建和业务的主体责任,把管人、管事、管资产、管财经、管创作、管发展一体化融合,做到同向发力,基础扎实;四是“打响闽派牌”,调整优化设立我省文化创作项目专项资金,逐年提高资金规模,统筹扶持闽派文艺集团军,不断打响福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赵宏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们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精神实质,立足工作岗位,加强八闽文化研究阐释、做好相关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推动福建文化繁荣、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林希妍表示,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结合起来,同落实文旅经济大会精神结合起来,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似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福建省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陈秀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省级文化馆的负责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福建文化底蕴深厚,“福”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侯官文化……多姿多彩,蓬勃发展。我们要坚决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结合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努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创新发展,讲好福建故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福建省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叶建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是一篇纲领性的文献,是我们党站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潮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出的富有全局性、时代性和规律性的理解和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阵地作用,把记录中华数千年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保存好、研究好、挖掘利用好,努力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白勇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戏曲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不断深化对戏曲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做好福建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重视、珍惜福建戏曲的传统,通过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挖掘整理剧种的艺术传统。当前,省艺术研究院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的支持指导下,正在开展“福建地方戏曲经典传承与记忆”项目,通过运用声像兼备的数字媒体,全面记录名老艺人艺术成就及教学过程,将静态保护提升为动态传承,为剧种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福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要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努力探寻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链接点。福建戏曲的发展始终是包容互鉴的,在新时代也一定能够更多地与新的艺术形式、技术手段相融相通,并通过新媒体展现传统戏曲的魅力。福建戏曲的精品剧目创作植根传统又活化传统,汲取前人智慧又开掘当代创造,传统戏曲将焕发出新时代的耀眼光芒。

  福建戏曲在民间具有深厚基础,传统戏的故事与情感、表演与唱腔在民间延续数百年,在新的时代,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无论传统戏还是新编戏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扎根人民、走向寻常百姓的方法与路径。

  福建京剧院副院长孙劲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我们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中国传统戏曲的京剧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也指明了新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

  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中华五千年文明文化沃壤,不断从中汲取营养,进行文艺创作、演出,认真践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使命。今年,我们正在创作反思南明兴亡的新编历史剧《江海风流》,展现中华文明即使遭遇挫折也牢固凝聚的特性。始终坚持立足于时代、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创作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努力铸就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高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厅艺术处)


原文链接:https://wlt.fujian.gov.cn/wldt/btdt/202306/t20230606_618329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