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讯 > 正文

西藏山南考古发掘墓葬40座 其洞室墓为目前西藏已知最早

  • 时间:2023-04-08 02:47:19 来源:  作者:  点击:

  

  记者2日在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上获悉,2022年结桑墓地考古发掘40座墓葬,初步推测年代最早为公元前13世纪,最晚为公元7世纪左右,其洞室墓为目前西藏已知最早的洞室墓。

  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2日在拉萨举行,为期2天。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文博馆员扎西次仁在汇报中介绍,结桑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支流温曲流域内。该墓地由西藏自治区文物普查队于1984年发现,当时清理了3座墓葬。2022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墓葬40座,其中抢救清理墓葬16座。

  “这批墓葬类型多样,以土坑石室墓为主,另有洞室墓、石板墓和土坑墓。”扎西次仁说,不同类型墓葬聚于同一墓地,也反映了当时该区域丧葬文化的多样性。墓地内的墓葬方向基本一致,存在小聚集的特征,表明该墓地应有一定规划,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墓葬传统。

  结桑墓地随葬品较少,主要出土于洞室墓,包括陶器、石器、铁器、铜器和料珠等,其中陶器最多,形制特别,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这批墓葬的葬式亦比较一致,主要为屈肢葬。

  值得一提的是,结桑墓地发现的洞室墓年代早于西藏西部的洞室墓,是目前西藏已知最早的洞室墓。

  根据测年数据,结合地层关系、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等信息,可初步将墓地年代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公元前13世纪末至公元前10世纪后期,第二期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第三期为吐蕃时期(公元7世纪左右)。

  扎西次仁表示,结桑墓地是西藏腹心地区近年来经科学系统发掘的一处重要的史前墓地,其发现表明在商周时期西藏中部地区应该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区,这对构建西藏中部的考古学年代框架和文化序列,探索吐蕃文明起源等历史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另外,结桑墓地表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展示了西藏早期金属时代不同文化因素在西藏腹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xwzx_69/xydt/202304/t20230404_3492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