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充满历史沧桑的广西阳朔县兴坪老街,这里是桂林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城邑之一。被世人称为黄金水道的百里漓江有20公里从它的境内流过,这段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十步一景,处处入画”,2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中的元宝山、驰名中外的九马画山、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使馆悬挂的唯一代表中国自然景观的“黄布倒影”、被地质专家誉为“岩溶奇观”、世界上绝无仅有、岩洞内“莲盆”最多的莲花岩。这20公里画廊美不胜收。悠久的历史人文赋予甲天下的山水独特的魅力。
这就是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古镇兴坪。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人文融为一体,让兴坪独具特色,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传统民俗文化,让秀丽的山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古街巷静静地诉说着这座古城邑170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对于古街古巷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提起阳朔兴坪总是有万千思绪。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这座因水而兴的城邑已经设为熙平县治,管辖着今天的阳朔县一带。300多年后,到了隋代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作为阳朔县一圩镇保持至今,因年深日久,“熙平”渐传为“兴坪”。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1700多年过去了,随着高铁的开通,千年古邑迎来了新的生机。老街是一条长1000余米的石板路,从古镇东南铺至漓江榕树潭、古渡码头,便于居民、客商来往,旧时各省的会馆建筑于古街两旁,各类砖瓦结构的古建筑大部分仍然保存完好。结实平整的青石板,两旁的房屋多为青砖灰瓦马头墙建筑,古香古色,这里被游客誉为“阳朔小西街”,成为中外游客游览必至的打卡地。
兴坪古镇还有古桥、古渡、古亭、古戏台、古庙、古寨、古树和古民居群,比较完整地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身临其境,仍可领略当年“老街长长、古巷深深”的意趣。在老街的东南面有一处三面环山、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古城遗址—熙平县治旧址,城墙房舍、断垣残壁依稀可辨。随处可见古砖瓦陶瓷残片,昔日“车马来往人看人”的繁华县城,如今却是一派青山幽幽、村舍几座的肃静氛围。而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棵几乎十多人才能合抱的老榕树,高大粗壮、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据说是当年建县时种下的。最令人称奇的是,古榕树的根须竟将5尊菩萨、一块重约20吨的大石头吞进树里。
古街边的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距今也有281年的历史了,现仅存偏殿及戏台。庙内的“万年戏台”,为桂北地区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戏台,为广西的戏曲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戏台口两柱因演戏所留叉眼痕迹20多个,尚依稀可见;台缘横刻着四幅木质浮雕,图中人物栩栩如生,手法生动明快,经鉴定乃五出传统戏曲的浮雕图,即《五代荣封》中的“仙姬送子,满门荣封”,《古城会》中的“关羽斩蔡阳”,《聚子会》中的“姚通金殿举狮”,《活捉子都》中的“颖考叔金殿举鼎夺帅”,以及《牧虎关》中的“高旺进表”。戏台内左侧有一面四幅一体可折叠的木质屏风,均为楠竹浮雕图,下端落款为“乾隆乙丑年板桥赠”。此板桥是否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至今不得而知,是为遗憾。
古街临江段有乾元桥,由于历史变迁,已经看不到桥下的流水,但桥面的石板光滑平整,昔日廊桥檐口滴水形成的石板面上个个小坑仍清晰可见。站在桥面上,不由得让人怀想它悠久的历史。在榕潭古渡码头边,仍可见到横倒在石基上的大石条,石条上浮雕着龙凤,这便是古渡口的六角亭遗址。沿石阶拾级而上,可见古代三层八角亭和北帝庙遗址,现已由日本友人建成“和平亭”。
在古镇老街头的漓江榕树潭边,有个榕潭公园。这里山水相依,竹木苍翠,曲径通幽。公园内有一山名老寨山,海拔300余米,有盘山石径通山顶。在老寨山顶纵目远眺,山环水绕,人家参差,“兴坪佳胜”尽收眼底。左望螺蛳山,犹如浴水而出的大青螺耸立于漓江边;右观朝板山,如春笋破土,拔地而起,朝板山后“鲤鱼跃龙门”的鲤鱼仿佛就要向人跃来一般;对岸是几经沧桑形成的大河背数千亩冲积小平原,小平原尽头层层山峦作屏,在夕照中一片微红,微红中透出点点绿意,浓浓诗情。这便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称赞的“兴坪夕照”,是古今商贾、游人经常聚会的地方。
兴坪的古街巷如同一位睿智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这座历史与人文交融的城邑的过往。“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从兴坪出发,沿漓江,上通桂林、湖南,连接中原,下达梧州、广东,直抵海外。因水而兴的兴坪古镇,历史上一直是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繁华之地。古镇人世代繁衍,延续着古老的传统,安享着岁月的宁静。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兴坪人都要用稻草扎制草龙进行祭祀。扎制好的草龙要送到古镇西侧的兴坪社树下。这棵巨大的樟树几乎与小镇一样古老,当地人把它奉为神树,敬若亲人,从不允许任何人为损害。每年迎龙的时节也是古镇人与社树结亲的好日子,长辈们带着孩子拜社树为干亲,既是祈福纳祥,也是寻求庇佑。自古以来,兴坪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在草木山水的相伴中耕耘着生活的希望。
坐落在距兴坪古镇约1.5公里外漓江边的兴坪渔村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古村,历来受到名人雅士的青睐,有近500年历史。人们来到兴坪,就不得不去渔村。村里有至今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48座,都是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具有典型的中国明清时期桂北民居特色。村前漓江环绕,村后奇峰雄起,绝对是一个自在的去处。因为孙中山、克林顿的造访,这个小渔村得以蜚声中外。渔村民居建筑布局精巧,巷道多为长巷道,房屋均为青砖灰瓦马头墙。最使人惊讶之处是做工精妙的雕花门窗,堪称木雕中的艺术精品,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景碧锋 李林/文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