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资源 > 正文

河南博物院90件套精品文物惊艳无锡

  • 时间:2023-03-10 22:49:36 来源:  作者:  点击:

  河南博物院90件套精品文物惊艳无锡

  3月5日,“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

  “铲释”江河文明,鼎立天地之中。3月5日,“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来自河南博物院的90件套精品文物精彩亮相无锡开年大展,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出席开幕仪式。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拾峰,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副市长秦咏薪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河南博物院90件套精品文物惊艳无锡

  来自河南博物院的“王子午鼎”在无锡博物院展出

  本次展览自3月5日起持续到6月4日,分为“礼定中原”“战车上的和平”“玉饰陶饮”三个单元,共展出110件(套)中原地区和江淮流域考古出土的我国青铜时代(夏商周时期)重要文物。这些文物大部分来自河南博物院,在本次参展的90件套精品文物中,14件套曾在上海“宅兹中国”展出,一级文物有6件套、二级文物47件套。通过展出的百余件精品文物向观众讲述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灿烂成就。

  展厅内,春秋吴王僚剑、王子午鼎等一件件重磅展品,以及器物铭文和相关文献资料,展现了从“天下万国”到“天下大同”,中华文明连绵不绝、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沉浸交互、数字艺术和装置艺术展现等新鲜有趣的展陈方式,则让文物活化再现,进一步提升观展体验。

  河南博物院90件套精品文物惊艳无锡

  万捷(右一)与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一起参观展览

  唐炜表示,本次展览以考古成果实证黄河和长江流域文明的交流融合,以出土文物阐释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解读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展”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河南博物院、无锡博物院、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协办,意在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的新举措。

  据悉,本次展览所在地无锡,是“泰伯奔吴”的发生地,是吴文化发源地的核心区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大遗址、备案博物馆以及人均博物馆拥有量均居江苏省前列。

  【延伸阅读】

  堪称中原与江南的“双向奔赴”

  所谓“江河”,“江”借指江淮,主要指吴越楚地区;“河”借指黄河,主要指中原。无锡是长江下游吴文化的发祥地和吴越文化的核心地带,吴越文化融入中原文明正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次展览利用器物铭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讲解文物背后吴、越、楚和中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文化融合故事。

  河南博物院90件套精品文物惊艳无锡

  无锡博物院镇馆之宝吴王僚剑

  聚焦文明融合的青铜时代

  整个展览分为“礼定中原”“战车上的和平”“玉饰陶饮”三个单元,反映青铜时代独特的中华文明特点。从天下万国到天下大同,整个波澜壮阔的诸侯国的融合与兼并发生在青铜时代。以中原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江南为代表的长江文化相互融合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考古学者用手铲拨开泥土中的层层迷雾,用夏、商、周三代文物梳理出了定鼎中原的历史脉络。

  河南博物院90件套精品文物惊艳无锡

  展出的蟠螭云纹编钟,来自河南博物院

  展出形式有亮点

  此次展览在视觉呈现上别具匠心,以全息投影再现文物细节,让参观者用裸眼就能看到立体的文物,领略吴王僚剑、玉飞凤、蟠虺纹鼎、蟠螭云纹编钟的魅力。参展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定制“文物印章手卡”,设置“寻宝”环节,游客可以领取代表性文物、文字的特制手举牌,进入展区寻找对应的文物实物,熟识汉字、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

  河南博物院90件套精品文物惊艳无锡

  展厅现场

  责任编辑:王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3/03-08/27027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