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县美丽的水街无不散发着内涵的美。散步在水街,最吸引人之一的就是一座座屹立在水街千年的古桥。自从灵渠开凿以来,桥成为商贾、普罗大众渡渠的工具。这些古桥几乎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在水街,最古老、最大也是最出名的是万里桥,始建于唐敬宗元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这座桥距离唐都长安正好一万里,故名“万里桥”。可以说万里桥是兴安文化最闪亮的一颗星,多少仁人志士、文人骚客,历经万里来到南国,都在万里桥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写下了诗篇。
万里桥的故事太多,指向任何一处都是传奇。万里桥的匾额是当代著名作家魏巍所题,岸上的石碑是明代吴玉所写的《万里桥记》和“万里如归”题词,明朝权臣严嵩也曾在此作下诗篇。
马嘶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立交桥,乃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据说当年伏波将军路过此桥时,坐骑嘶鸣不肯过桥,遂下马来看,才发现桥已年久失修,危在旦夕。伏波将军筹资重建新桥,后人为了纪念马援将军的义举,将桥名改作“马嘶桥”。
相比于其它,同样是建于明代的粟家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精髓的体现。粟家桥经受千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整,只因为采用了糯米、蛋清合成粘合剂作为建筑材料。
在水街之上,这样的古桥还有很多,美龄桥的命名与宋美龄有关、娘娘桥建于康熙年间。几乎每座石桥都有着它的故事,只待你来聆听。
拜灵渠所赐,水街既传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了中原文化、岭南文化、楚越文化,如果说水街灵渠是一颗璀璨的宝石,那水街便是这颗宝石惠泽光环中蔓延出的绸带。如今漫步在水街,犹如徜徉于一条历史的长廊,这里的古建筑、亭台、古桥、雕塑,都是这条世界上最古老运河曾经浮华与沧桑的重现,触手可及的市井风情清晰地演绎着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合后的成果。江南水乡的民居与百越吊脚楼相交杂,都在诉说着自己的骄傲。
桥下的流水清澈而缓慢地流淌着,垂柳在微风下轻抚水面,千年古桥在倒影中闪闪发光,岸上的妇女们提篮洗衣,小朋友笑闹嬉戏,“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画面浮现在眼前,如此的真实却又如此的梦幻,让人分不清是江南的水彩画还是纳西的油画,而实际上却是美丽水街的优美画面。
水街的休闲属性,与兴安人的性格相映成辉。如同江南的大多数小镇一样,兴安古镇的人习惯了慢时光的生活,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在水街上挥洒光阴,享受江面吹来的微风和秋日太阳洒落的慵懒,以至于连同来到这里游玩的游客,都不知不觉都放慢了脚步,只为享受如此悠闲的状态,畅然享受这般不一样的内心世界。(《兴安旅游》文刘建新 段晓燕 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