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体育锻炼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硬质运动场馆已经不能满足高质量的锻炼需求情况下,以锻炼身体为主,并拥有绿树成荫和特色园林景观的运动场所——运动公园,一跃成为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新热点。
在全国范围内,西安是较早探索运动公园建设的城市之一。2006年,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运动型主题公园——西安城市运动公园正式开园。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将园林绿地与运动场所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大众既能参加体育运动,又可以游憩玩乐,不仅为人们提供自然、舒适、优美的运动环境,而且对增加西安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环境生态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样的城市运动公园有多受欢迎?根据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建设的智能步道搭载人流量统计显示,平均每天有1万多人次使用智能步道。除了智能步道,该公园还建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橄榄球场等大量运动场地供市民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群众的健身活动。
遗憾的是,十几年来,以运动为主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专业运动场所需求的公园在城市里仍是凤毛麟角。当然,运动公园的建设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健身理念的深度是不无关联的。
当前,在一些发达国家,运动公园的建设、发展和完善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我国的运动公园建设起步较晚。我们在建设运动公园的过程中,不妨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
运动公园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建于1959年的英国Gosling体育公园是世界范围内运动公园的建设典范,涵盖足球场、滑雪场、田径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大部分大众体育项目,同时园区还提供餐饮、医疗、会议等配套服务;美国的运动公园类型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注重运动场所周边的植物造景设计;法国的运动公园善于利用地形地貌建设运动项目场地,通过地势和植物造景将运动场所隔离,达到互不相扰的效果;日本从法规上保证运动公园的建设用地,设计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日本还针对老龄化较重的情况,设计了许多小规模的运动设施,满足老者和儿童的运动需求。
作为城市的主题公共空间,运动公园的核心不是建设一个公园,而是通过这个公园聚集人流,继而创造一种符合城市精神的有个性的城市活动和生活方式。因此,运动公园既是体育公园,也是景观公园,还是休闲公园,更是文化公园。
这样的公园,不妨多建一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