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动态 > 正文

好客之道|我从古城来

  • 时间:2020-04-24 16:57:31 来源:  作者:  点击:

  每当我们提到台儿庄古城,首先便会想起70多年前抗战大捷时的英雄模样。殊不知,小桥流水、宇榭楼台、雕栏画栋这些词汇亦能形容台儿庄这座千年古城的风貌。京杭大运河从这里贯穿而过,漕运的兴盛成就了她千百年来的繁荣,同时也孕育出一片好客的土地、一群好客的山东人。

  这片水,这座城,诗情画意与市贾繁荣共存于此,流淌千年,源源不断。台儿庄古城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极为重要的一段,拥有京杭大运河最后仅存的3公里古运河、古码头,是京杭大运河最后一段“活着的运河”。古城内有7公里的水街水巷、18个汪塘以及400多座大小院落,河道纵横交错,雨榭楼阁星罗棋布,泛舟其中,既可领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亦可享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怡然自得。若月色正好,约一位挚友、品一口清茶、泛一叶扁舟,便是对“鲁风运河”最好的体会。台儿庄运河古城亦有市贾漕运之昌盛,据清《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每年漕运粮食约400万石,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国朝高宗(乾隆皇帝)赐为‘天下第一庄’”,每当夜幕降临“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

  

  

有朋自远方来

  他们是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外地游客,听说淮河以北的山东也有能与江南媲美的水乡,便纷纷来台儿庄运河古城一探究竟。初入这里,便被邀请乘坐画舫船进行游览,幽静的水巷,清清的河水,两岸时不时有探出头来打望绿枝,还有整齐分坐两岸的亭台楼阁,伴着温暖柔软的夕阳,在其中泛舟便是一种恬静。不巧对面也来了艘沉浸其中的画廊船,撑船的姑娘双手划桨将船撑到一侧,给对面的行船让出一条水道,当两船相遇时,无论是游客还是撑船姑娘,都互相挥挥手,以示谢意。他们虽是萍水相逢,一回生、二回熟,打个招呼,便是君子之交;既然来了,便是山东人,好客之道自然也成为共通的“语言”,这样的传统走到今天,依然在这古老的运河河道上散发着新颜。

  

  

不让每一个来山东的人受委屈

  有朋自远方来,无论在路上,还是宾至家中,保障您的安全及权益是最基本的好客之道。好客需要资本,台儿庄古城认为,真正的资本就是从做好自己开始。为此我们提出了“不让每一个来山东的人受委屈”的服务方针,杜绝一切危及游客安全及权益的隐患问题。正如此刻,虽灯火阑珊,您也早已进入梦乡,但我们的安保大队,步履矫健,在古城内通宵巡逻,为您一夜好梦,送去一首安眠的歌谣。

  

  

  

为给你最纯粹的中国,我们愿付出更多

  古城台儿庄,400多个大小庭院坐落其中,他们能以最完整、最鲜活的姿态展现在您的面前,要归功于古建维护人员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劳作,这是他们好客的资本。维护人员整日与古建打交道,日子长了便视其为知己,一片琉璃瓦、一条勾阑、一块青砖,修缮他们便如医好身边的朋友,看着精致古韵的建筑焕发新生,心情总是愉悦的。他们的工作同时也为素昧谋面的游客呈现出最具中国特色的建筑风貌,此时独乐乐已是众乐乐。古建维护人员的好客之道,为您带来最好的中国。

  

  

用六代人的手艺,给你最好的陶礼

  大学毕业后的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故乡台儿庄,追寻那份最真的“工匠精神”,继承祖上六代人传承的陶艺制作工艺。从练泥取石开始,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身为工匠的他需要对每一步倾注所有的精力和热情,只为用六代人的手艺,给你最好的陶礼。回到故乡,追寻本真,将所有的青春献给所爱的事业,只为了两个字——传承,这样的故事在这座千年古城已是寻常,如今的台儿庄古城,非遗店面尽百余家,也正是这样的寻常,才造就了这座古城千年流传的璀璨文化。

  

  

我是今天最后一名游客,承包了整条运河

  他是一位匆匆的旅人,说走就走的旅行使他没有在意时间,来到台儿庄古城时天色已晚,虽然少了行人,但奇怪的是古城的每一处灯都亮着。行至码头时,工作人员依旧用微笑迎接着他上船游览,“本以为船不会开,毕竟只有我一个人,说明去古城的来意,安全员让我上船,这是今天听到最暖心的话语”千年运河,古风画舫船,夜以继日奔波在运河上,几百名工作人员,为每个来到古城的人儿保驾护航,每年将近两百万游客安全送达古城,即使只有一位游客,依然扬帆起航,风雨无阻。

  

  作家麦家说:“我试想,如何用百姓的语言,来讲述运河两岸劳动人民的生活故事。比如小河直街上的古宅、连片成巷的老屋,酱园米铺连接的老字号,也许细小,也许琐碎,但串联起来,它的每个故事,一定是跳动的,渗透的,柔软的,感人的……”寻常不过百姓家,运河两岸人们的故事虽琐碎细小,但户户秉持圣人之道,一个个串联起来便是好客山东人的模样,历经千百年世代传承。不仅仅是枣庄的台儿庄运河古城,大运河贯穿而过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等城市亦是如此,从一位古城河畔的老船长,赶海争渡的大叔,到一万万山东人民,山东人好客的本色从没改过。

  运河的水,催生了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同时也承载着山东人的好客之道,千百年来,源源不断。

  下一站,我们亲情沂蒙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