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这只“黑天鹅”张开黑黢黢的巨大的双翅,在天空肆意盘旋毫无归巢之势时,小朋友们面对一节又一节的网课满目惆怅,冷冰的电脑屏幕大大降低了原本生动的体验感,打了水漂的“春游”成了心头之痛,盼望着,盼望着,能够踏出脚步的日子何时来临... ..
今天,来给大家安利一个疫情散去后的好去处,既能弥补大朋友、小朋友们被“禁足”期间错过的绮丽风光,又可深植礼教与智慧的种子,养眼、润心、寓教于乐,这便是由儒家文化养成的艺术财富——尼山圣境。
圣水湖与群山相抱下的尼山圣境,生动诠释了“一山、一水、一圣人”的人文景观,于黛山碧水处邂逅渊源流长的孔子文化,身体和心灵,皆在此地启程。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一座72米高巍然又不失亲切的孔子像肃穆沉静,这便是尼山圣境的代表性标志。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经久不衰,立于其下瞻仰,不禁让人产生对自身言行的反省与日常品行的叩问,如果能经常带小朋友们来此地游赏学习,感受孔子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正所谓——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位于圣像左前方的大学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孔子建筑”,也是文化与艺术的殿堂。依山而起的仿古风格,典雅庄重,厅内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游人无不叹为观止。“仁”“义”“礼”“智”“信”五个厅堂儒风气息浓厚,孔子思想在其间运用不同的方式传授展现,叫人心生欢喜与敬畏。长廊尽头仿佛有一双圣人的眼睛在温柔注视着每一位前来参拜的游人,儒家千古文化在世人的感悟与共鸣间,不再有时空的局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在礼乐堂上演的以“世界的孔子”和“孔子的世界”为主题的大型舞台剧《金声玉振》,绚烂的灯光、动人的演绎、朴实的剧情,生动诠释了孔子传奇的一生,立体现代的舞台呈现与中国古典艺术的完美契合,令人深觉震撼与感动,中国的礼乐文明在乐声阵阵中灌入观众的心田,凝聚散落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每个得以回味的夜晚都兀自发亮。
来到尼山圣境,旅行从广度、宽度渐渐走向了厚度,有了文化的积淀,这是一场不必冒险的旅程,这本早已写好的故事,等你静静品读、感悟。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到了,战“疫”胜利的曙光即将遍洒中华大地。特殊时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疫情终会散去,尼山圣境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文/马梦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