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服务 > 正文

广西桂林市秀峰区桥头村:到此不思桃花源

  • 时间:2020-04-24 16:41:06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日,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光荣入选。这也是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广西特色景观名村名镇”、“广西养老养生小镇”、“广西清洁乡村·百佳村屯”、“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等荣誉称号后又一殊荣。

近年来,秀峰区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乡村、人文乡村、富裕乡村”为目标要求,对桥头村按照"城市化的现代乡村、梦想中的美丽家园"设计定位,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貌”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之路。目前,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已接待中央、自治区以及各省市党政考察团450多批次、5万多人次,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成为了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因地制宜抓改造,旧貌换新颜。桥头村所辖面积16平方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32人,驰名中外的芦笛岩景区坐落其中。

2010年以前,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房屋布局杂乱,民居狭小破旧,道路、消防、排污管道等公共设施严重滞后。全村人主要收入靠种农田、兜售小工艺品、外出务工。

2010年春,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秀峰区委、区政府整合各类资金2亿多元,对桥头村进行风貌改造、文化挖掘、产业盘活。

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负责人张建新介绍,为了让桥头村改造工作开展顺利,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后下派项目负责人驻村开展工作,并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人人有任务、项项有制度,实行定期考核、倒排工期等措施,确保工作有力推进。

遇到矛盾,项目工作组一方面与村民讲政策、讲法理,一方面寻求村民亲朋好友协助劝导;遇到问题,秀峰区委、区政府从不回避直面问题,想尽千方百计解决。工作组从没有休息日,共同寻找方法,制定管理制度,研究解决矛盾的措施,真诚与村民沟通,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态度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桥头村的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对桥头村的改造上,秀峰区委、区政府根据村情的差异,分别对鲁家(合家)村,庙门前村和张家村采取了"筑巢引凤"和"锦上添花"两种方式。在鲁家新村设计方面,邀请了建设单位根据鲁家村原有的自然地形,重新布局,巧妙设计,将桃花江两岸优美山水、田园风光和鲁家村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基于庙门前村和张家村房屋主体完好、外观稍显破旧的实际,则对这两个村统一按桂北民居风格实施外立面改造,强化传统桂北民居的建筑符号。

2018年12月4日至5日,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在桂林举办,桥头村作为现场观摩点再一次迎来了全国的瞩目。

产业兴村活经济,村民奔小康。除了环境更为宜居,生活更加便利以外,桥头村的改造还为村民们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产业转型。

“五星乡村旅游名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这些荣誉的获得给桥头村带来了无尽的商机,吸引了很多外来投资者及外地游客前来观光。

2015年,秀峰区委、区政府成功引进了总投资约11亿元的桂林碧宸芦笛桃花湾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园项目在秀峰区甲山街道桥头村落户,这个项目主要以桂林芦笛桃花湾生态旅游区的地脉和文脉特征为依托,建成集田园体验、休闲度假、创意文化、康体养身为一体的高端旅游观光中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秀峰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桥头村委邀请旅游行业专家教授为村庄规划旅游发展之路,组织从业者赴云南、广东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齐心共创一个集豆腐文化体验、旅游观光摄影、生态餐饮民宿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游和民俗休闲游产业。

桥头村目前有36家旅馆,26家餐饮店,30个小摊店、个个生意都不错,特别是鲁家村豆腐鱼生意一直火爆。

在外地务工的阳志宏看到家乡基础设施逐渐扩大及完善,许多的游客来往,发现了商机,于2011年返乡创业,投资开起了旅游餐馆。“创业初期,我们定位就是走生态餐饮,很多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很多特色菜品都是采用传统手艺做的,深受游顾客喜欢,生意一直比较好,现在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了。”阳志宏感慨道,“能在家乡发展,得益于我们村处在风景区内的地理优势外,还要感谢区委、区政府对我们村的城乡风貌改造。”

据桃源逸居酒店负责人介绍,每年都有大批外国游客预订入住,他们的酒店是承租桥头村4个房东的房子开设的,年租金30万元,每个房东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七八万元,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坐在家里就有收入,日子过得很舒心。

如今,各大旅行社纷纷将桥头村作为特色乡村旅游进行推介,接待各种论坛、研讨会在桥头村举办。据统计,2019年以来,桥头村节假日每天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000多人次,以规模产业带动旅游,生态旅游促进产业的经济模式取得了极大成功。

“这个村在不到10年的时间就打造成今天的规模,简直不敢相信,真是创造了奇迹!桥头村的蜕变就是中国发展模式。”游客刘勇在了解桥头村的发展史后惊叹不已。

乡村文化添魅力,村村竞风流。“文化与旅游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把文化做起来了,旅游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秀峰区委书记蒋育亮在乡村改造中多次提到。

在桥头村建设中,为了避免落入千篇一律的窠臼,秀峰区委、区政府深度挖掘各村文化元素,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挖掘历史文化,发展乡风文明,就是要找到乡村发展的'灵魂'。这些文化都呈现出悠久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鲁家村是全市有名的“豆腐村”。为让游客加深豆腐文化的记忆,鲁家村头立起了一组村民推磨豆腐的雕塑,栩栩如生,古朴的卧石上用篆体镌刻了4个红色的字:豆腐世家。为强化游客的体验感,鲁家村还建起了颇具复古情调的“豆腐体验坊”,里面设有灶台、石磨、豆腐架、豆腐缸等设施,墙壁上挂有一大幅古人磨豆腐的彩画,体验时师傅会先进行示范,当带着扑鼻芬芳的鲜嫩豆腐脑呈现在眼前时,让人垂涎欲滴、跃跃欲试。

与鲁家村不同,庙门前村主打书画文化。漓江画派著名画家阳太阳出生在庙门前村,为纪念他,弘扬漓江书画文化,庙门前村建起了阳太阳广场、阳太阳雕像、阳太阳故居和画家部落。

张家村的傩舞有长达数百年的历史,村里的文艺队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文艺汇演,展示傩舞的魅力。目前,张家村已被确定为桂林市傩舞传承基地。在改造中,张家村主打传统傩文化,建设了傩文化广场和傩文化展示馆。2019年4月4日,"壮族三月三"——两岸一家亲·祈福宴在张家村傩舞广场举行,台湾同胞和广西、湖南、贵州、江西四省区的傩舞工作者以及游客、桂林市民欢度了一个难忘的"三月三"佳节。通过文化搭台及外来游客的口碑,张家村的声名不胫而走,蜚声中外,为乡村旅游业带来了人气、赚足了流量。

合家村则以唐代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官风清廉的赵观文而闻名。

“抓村民素质教育,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就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张建新说:“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产业使村民致富的同时,非常注重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的开展,经常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加强了村民的素质教育,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客人感受到淳朴和尊敬,这样才能让外地客人很想来、来了不后悔,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这里的风土人情。”

2011年以来,合家村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桂林秀峰"三月三"民族歌圩节。同时在2019年11月20日召开的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合家村作为现场考摩点引得各界人士高度点赞。

上下一心,全民共建。桥头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协调发展、美富兼得的效果,不仅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人均收入也随之上涨。据统计,2011年改造前,桥头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万元;改造后,目前,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如今的5万元以上。(李虹/文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