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影像 > 正文

现代京剧《红灯记》开演啦!

  • 时间:2022-07-06 22:45:36 来源:  作者:  点击:

  

  

  

  

  

  

  初心永驻,经典回唱。6月29日晚,鸡西市“迎七·一”经典剧目《红灯记》专场演出在鸡西市文化中心激情上演,一段唱词、一盏红灯重新讲述那些深埋人们心中的红色记忆。

  演出还未开始,剧场内已是座无虚席,大家静候演出的晚6时,舞台帷幕徐徐拉开,出现在观众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亲切,熟悉的布景、熟悉的人物造型、熟悉的舞台道具,观众一下子就被带到了现代京剧《红灯记》特有的情境中。当李奶奶一段时而温婉曲回,时而豪气高昂的唱腔回荡在舞台上时,博得了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大段的唱词,痛快淋漓的表演,与观众进行了无言的交流,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故事中,也把场内的气氛带入了高潮, 一段段耳熟能详的唱段,一幕幕深藏记忆的场景感人肺腑,直击心灵,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红色经典再次感动了鸡西大地。

  京剧《红灯记》曾被列为八大样板戏之首,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李玉和遭日寇杀害,他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最后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红灯记》也是鸡西红色交通线的真实写照。据有关文史专家考证,这部经典剧目的诞生、故事、人物原型和创作与鸡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密山、虎林、鸡东三个县都设立过国际交通联络站,传递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信,指导东北的抗日斗争,护送党政军领导赴苏联学习,传送抗日情报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北满密山国际交通站交通员傅文忱曾演绎了一家“三窝人”的传奇故事,解放后傅文忱回乡探亲,应邀到密山铁道兵农垦局作抗联斗争教育报告,被打成右派下放北大荒八五〇农场的剧作家沈默君听后激动不已,与农场职工子弟校教师罗国士一起,把傅文忱的传奇革命经历写进了《红灯记》的母本《自有后来人》中,演绎成一家三代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人故事。后以此为母本改编《红灯记》,成为八大革命样板戏之一,影响教育了亿万人民。

  为了再次重温经典,2021年12月1日,鸡西艺术发展中心正式启动复排京剧样板戏《红灯记》,这是艺术发展中心对《红灯记》的第四次复排,此次复排历时3个月整,从6月7号开始正式排练和录制。整场演出历时2个小时,最后在全场长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原文链接:http://wlt.hlj.gov.cn/home/detail/id/308956/type/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