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村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是个有千年历史的侗寨。一千年来,广南村村民口口相传、手手相授,保存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村民们热爱文艺,每到传统节日,这里更是歌舞欢腾、锣鼓喧天,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广南村凭借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实现了全村脱贫摘帽,奔向小康之路。
侗年是侗族同胞欢庆丰收,共叙邻里乡情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的侗族人过侗年的时间先后不一,一般都在农历的十一月。每到侗年,广南村的村民们都会在鼓楼前举办规模盛大的侗年活动。
鼓楼是侗族人凝心聚力的象征,平时村寨有重大事情,村民们都会聚集到鼓楼一起商议。
广南村地少人多,大部分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当然也有少数的年轻人在家创业,其中就有广南侗寨酒店的老板杨兰芳、蒙永凡夫妇。立秋后,忙碌的侗家人开始为侗年准备侗寨三酸宝,杨兰芳也在家开始忙碌准备。侗寨三酸宝,指的就是酸鸭、酸肉还有酸鱼。
广南村侗寨舞草龙的习俗由来已久,草龙的制作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在广南村,舞草龙就是村民们为驱虫保护庄稼而举行的一种仪式。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如今的草龙越来越精巧细致,乡亲们也把对他们丰收的期盼都编进了这草龙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侗年前一晚,大家聚在鼓楼前,准备节目的最后一次联排,侗寨的夜也开始欢腾起来。排练到深夜,广南村民们的排练热情不减。村民们将会在村里的舞台尽情的展示广南村的风采。
在侗年当天,欢乐的锣鼓敲起来,侗族的琵琶歌唱起来,金色的草龙舞起来,还有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油茶,都在向宾客朋友们传递着广南人的热情好客和侗年的喜庆氛围。
头戴黄金帽、身穿黄色套装、在铿锵震耳的锣鼓声中,侗寨的村民们舞动手中的金色草龙,表演着“游龙戏珠”“盘龙打柱”“巨龙腾飞“等动作。他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侗族独特的民族技艺,更是寄托着侗家人对今天幸福日子的喜悦和对来年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欢庆活动上,阵容“庞大”的纺纱舞也吸引了众多宾客的眼球,节目由广南村的数十位阿姨共同表演,在展示传统纺纱技艺的基础上,还加入了舞蹈和山歌元素,展现了侗族人民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特点。
侗族琵琶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常用于侗歌的演奏。每逢节日和劳动之余,侗寨的男女老少都会弹起琵琶、传歌、对歌,尽情欢乐。这喜庆的日子里,侗族的阿哥阿妹们也唱起欢快的琵琶歌,将侗家人的喜悦传递给大家。
广南村的村民们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侗族传统服饰、织锦与劳作日用工具结合,编排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民族时装秀。除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现场的宾客朋友还可以和村民们一起打糍粑,体验侗年的节日风俗。香糯可口的糍粑也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中午时分,侗年里最热闹的百家宴也即将开始了。村民和宾客朋友们在鼓楼前欢聚,吃着美食、聊着生活、吹着芦笙、唱着歌,欢庆自己的节日。
千年侗寨,美在广南。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村民们传承着祖先的文化,繁荣着今天的生活,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胜融媒体中心供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