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服务 > 正文

广西龙胜旅游大盘点 人美景美心情美

  • 时间:2020-04-24 16:22:28 来源:  作者:  点击: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距县城12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龙脊梯田分为大寨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和龙脊古壮寨景区。2018年4月19日,龙胜龙脊梯田系统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

被誉为“华南第一泉”的龙胜温泉位于龙胜县江底乡,距离县城32公里。景区内空气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每立方厘米达9000个单位以上,故有天然氧吧之称。

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越城岭南端桑江上游,距县城31公里,总面积10公平公里,公园最高海拔1060米,最低海拔290米,年平均气温17.6℃。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峰峦叠峰,怪石嶙峋,林木葱郁,谷幽涧深,溪水清澈。森林公园以龙胜温泉为核心,主要景观还有猴山、五剑山、鑫字山、棋盘山、白面奇石、飞云洞、龙音潭瀑布、季节泉、岩门索桥等。这里有银杏、长柄山毛榉、篦子三尖杉等珍稀植物和黑熊、猕猴、鹿、麝、灵猫、娃娃鱼等珍稀动物。大自然的原生态与民族文化的原情态的完美结合,是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最大特点。

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临桂两县交界处,距县城65公里。在八十公里天平山的主峰蔚青岭周围,其前身为桂林地区广福林区。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133.33公顷。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和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因为银杉的发现,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中国的花坪,世界的银杉。”

龙胜南山云中草原,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甘甲村,距县城49公里,其主体部分是南山草甸。南山云中草原平均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1℃;场内气象平和,雨量充沛,在绵延起伏的地表上形成48坪、48溪,自然生态条件好,动植物质源丰实。连片草场,构成一幅“横至百余里,围绕数千峰”的雄壮壮阔的绿色海洋图,展现出其无可伦比的南方大草原地壮美风光,享有“南方呼伦贝尔”之美誉。

龙胜艺江南中国红玉文化园,位于龙胜镇勒黄村长田321国道旁,距县城8公里。艺江南以中国红玉加工销售为主体,园区内集中了50多间中国红玉销售商铺,建筑古色古香,配套有各类加工车间,不仅可满足大型原石切割、精细加工等不同要求的加工,还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红玉从加工到销售全过程,并建有龙胜大型的中国红玉陈列馆,游客可在这里进一步体验中国红玉文化。

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位于龙胜县城至温泉的旅游线上,距离县城28公里,距温泉3公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红瑶村寨。白面瑶寨枫木参天,屋背清幽的密林,寨门有清代寨规石牌,寨前矗立有“红瑶柱”。这里村民人人皆会山歌,热情好客,来到红瑶寨,身着浓艳服装的瑶族姑娘唱着甜蜜的山歌迎接你,为你献上她们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和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活动,还有那香喷喷的瑶族油茶,更令你意犹未尽。

细门瑶寨位于龙胜至温泉的路上,距县城22公里,距龙胜温泉8公里,是一个古老的瑶族村寨,寨前梯田如盘龙缠绕,寨中有交错的青石板路,寨后溪泉潺潺。瑶族古老的民族歌舞和浓浓的珍珠油茶是款待宾客的佳品。歌舞节目有:彩群舞、打糍粑、长鼓舞、送新娘等。

大唐湾又称“龙胜县大唐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中心”,距龙胜县城30公里,毗邻龙胜温泉景区。大唐湾汇集了龙胜县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民俗风物以及饮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览场所,也是龙胜少数民族的一个缩影。大唐湾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空气清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黄洛瑶寨位于龙脊景区境内,距县城22公里,是龙脊十三寨中唯一的瑶族村寨,居住着清一色的红瑶族。自古红瑶妇女有储长发的传统习惯,全村60户人家中,头发长达一米以上的有60名,最长的达1.7米,她们的长发都是盘在头上的。获得“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号称天下第一长发村。

布尼梯田·加乌瀑布景区位于龙胜县泗水乡周家村,距离龙胜县城25公里,距桂林115公里。景区海拔400-1600米,总面积近千亩,以花海梯田、高山叠瀑、风情桑江、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主要景观,集“奇、险、幽、秀”于一体展示在世人面前。

红军楼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龙坪村,距县城64公里。鼓楼建于清嘉庆年间,雄伟壮观,具有典型的侗族建筑风格,是侗族群众集会议事和乘凉休闲的场所,是侗族标志性的建筑。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到达龙坪村,国民党特务为离间红军与侗族人民的感情,当晚便纵火焚烧民房。村子里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火势很快蔓延开来,红军战士奋力灭火,保住了鼓楼和大片房子。为了表达对红军救火的感激,当地侗族群众把鼓楼改称为“红军楼”。

白面瑶寨距县城28公里,寨子下面有一块从山腰横伸出来的数米长的奇石,形状像巨龙伸出的舌头,又被称为“红军岩”。“红军岩”是进入龙胜温泉景区的第一景,这块奇特的岩石“横空出世”,象巨人有长臂从山中升出数米,人们比喻它为“遨游的巨鲨”、“飞翔的机翅”、“横刺的巨剑”,岩下有小坪,可容一、二十人聚会。1934年红军长征过龙胜时,在这块巨石下刻写的“红军绝对保护瑶民”标语至今清晰可辨,这块龙舌岩也因此被称为“红军岩”,成为了龙胜红色旅游的一个著名景点。

红军桥,原名顺风桥,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潘内村伟江河上,距县城44公里,始建于清光绪年间,重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整座桥只有一跨度为30米的弧形拱跨,拱桥根据力学原理用粗圆杉木叠架而成,拱架梁木上横辅木板,瓦盖长廊接通两岸,长廊走道两旁设有长凳,供行人歇息,桥身正中一侧加配两个吊柱,壮作神台,供奉神象、神器。整座桥118.4平方米,桥长37米、宽3.2米、高8米,建筑形式独特,凝聚了苗族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是龙胜县境内一座苗族单拱长廊式瓦盖桥。1934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湘江,翻越老山界进入龙胜,红九军团后卫部队在此桥阻击追兵,红军本来可以断桥阻击敌人,但考虑到党的民族政策,并没有把桥炸毁。在阻击战中,有十多名红军战士伤亡。解放后,当地群众将此桥改名为“红军桥”。1994年7月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胜革命烈士碑园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距县城10公里,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建的烈士陵园是龙胜县境内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万人界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马堤村东北面,距县城23公里,地势陡峻,森林茂密,一条小路沿坡盘绕而上,在军事上是易守难攻之地。1934年12月9日,红军在完成马堤河口狙击任务后,撤出阵地,在万人界设伏,狙击尾追之敌。在战斗中,有十六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解放后,当地群众饮水思源,把烈士忠骨收集起来,在当年战斗旧址万人界上建墓立碑,供后人瞻仰和祭扫。

江口长征体验区位于乐江镇江口村,距县城42公里。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后,为保证红军主力顺利通过龙胜,红三军团节节阻击敌军。12月9日晚,红三军团途经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江口村,并在寨子边的沙滩上宿营。12月10日,军团急行军在江口村的河口与前来堵截的敌军激战,顺利掩护大部队西进湖南通道。80多年后,江口村村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依托柑橘、罗汉果、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腰包鼓起来的侗寨群众决定在红三军团大部队曾经驻扎的江口村建造一座红军鼓楼,以铭记中国工农红军的丰功伟绩。江口红军鼓楼高38.8米,共23层,成为目前桂林境内最高的侗寨鼓楼。江口村的红色文化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前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长征精神。

洪门壮寨位于龙胜镇金车村,距离国道8公里,是一个古老的壮族村寨。寨里有吊脚楼和古色古香的风雨桥,最吸引人的是一层层一片片的宏伟梯田。寨前梯田如盘龙缠绕,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其规模磅礴壮观。稻谷成熟之季,金光闪闪的一片,十分耀眼。

里才村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距县城9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苗瑶侗壮等民族,群众生活在高山,全村有水果300多亩,群众收入来源于种植业。近年来,加快推进特色生态乡村旅游建设,坚持把生态乡村旅游业作为全乡的品牌产业和生命产业来打造,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民俗风情,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民宿、红色文化等旅游业,是当地颇受游客亲睐的乡村旅游区。

张家塘苗寨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张家村,距县城32公里,地处彭祖坪山脚下,也是南山牧场旅游路线的必经之路。张家塘苗寨积极开展宜居乡村建设,以绘制民族特色壁画、开展苗族文化活动来发展乡村民俗旅游,设置周末亲子游、民俗体验游等旅游套餐,让游客切身体会独特的苗族传统文化。

小岩底苗寨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泗水村,距县城16公里,是苗族同胞聚居的地方。这里的梯田地势平缓,堪与云南元阳梯田媲美,尤其是璀璨星空下的梯田更是美轮美奂,无与伦比。苗族同胞世代相传的梯田农耕文明,是生态智慧的杰作,天地人和的典范。

金竹壮寨历史悠久,位于龙脊梯田风景区内,距县城19公里。壮寨木楼依山傍水,建造在龙脊梯田山麓上,组成蔚为壮观的"梯屋"。《英雄虎胆》等多部影视片把金竹壮寨作为拍摄基地,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金竹壮寨的木楼宽敞干爽,全杉木结构,以川方穿榫衔接,石头地基,高垒石坎,保持传统的杆栏式三层木楼建筑风格。

龙脊江边民宿坐落在龙脊梯田景区内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壮族村。房子是传统干栏式建筑,在保留房屋传统木质结构和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经过知名设计师的现代化改造。村子自然环境优美,被山峦和溪水环抱,有小路与核心景区相连。村子的旅游还没有完全开发,您可以村里待上两天,体验一下壮族村民的日常生活。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踩着弥漫着稻香和桂花香的小路去种梯田,拿着小网去清澈的河边捕鱼,坐在火塘边品尝米酒。小朋友与村中的小狗小鸡玩耍,在秋天还可以上山收获百香果、罗汉果。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瓢里骑楼老街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浔江畔,距县城22公里。骑楼街融入吊脚楼、翘檐和窗花等瓢里历史文化元素,把历史、自然、人文和少数民族地方特色融入城镇及街道空间,彰显山水相依、文化深厚的特点。在房屋的吊脚挂有鲜花盆栽,主要以灯笼花、夕颜花为主,鲜花的点缀,让骑楼街多了几分柔美和鲜活。

平等小镇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北部,距龙胜县城60公里,总面积365平方公里,全镇辖22个行政村28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8万人,有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85%以上。近年来,平等镇注重乡村文化建设与旅游商业结合,借助红军长征遗址提升侗族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将红色文化传承与侗族民族特色相结合,打造侗族红色旅游小镇。龙脊小镇距县城10公里,保持着龙胜的古朴建筑风貌,当地老百姓可以在街上售卖自家的土特产,也给游客创造了近距离接触村民的机会。夜幕降临,一盏盏别出心裁的辣椒灯亮起,万家灯火高低辉映,霓虹勾勒出龙脊小镇的模样,形成了绮丽的夜景,让人流连忘返。

伟江乡地处越城岭南麓湘桂两省交界的八十里大南山下,距县城45公里。水果是伟江乡的传统种植项目,伟江南山梨已有150多年的种植历史,境内优质南山梨6000多亩,年产量7000吨,主要品种有:青皮梨、黄皮梨、桂花梨、苹果梨、糖梨、铜板梨等。近年来,伟江乡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着力打造“一路梨花上南山”旅游品牌,已初见成效。伟江乡境内景点众多,各具特色,其中著名“伟江十景”有:甘甲小南山奇景、洋湾七层岩、潘寨风雨桥、布弄狮子山、伟江小山峡、下碧林瀑布、伟江梯田、洋湾千年红豆杉、红三四水渠、岩山头的石像。山岭绵延,溪河遍布,无山不翠,有水皆清,再加上众多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构成了旖旎多彩的山区自然风光。(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供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