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点文化 > 正文

川剧节首次移师重庆,川渝名家共同唱响艺术“双城记”

  • 时间:2022-07-01 21:58:50 来源:  作者:  点击:

  川观新闻 记者 吴梦琳 郭静雯 摄影 欧阳杰

  “吐烟火、变脸、藏刀绝技美,川剧奇葩让人醉……”6月29日,在重庆举行的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动上,来自川渝两地川剧知名艺术家陈智林、沈铁梅同台领衔表演,拉开了第五届川剧节序幕。

  

  沈铁梅、陈智林同台演绎

  川剧,是川渝两地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两地民众相亲相融的文化之根和情感纽带。本届川剧节也是该项节会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次走出四川,落地重庆。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川剧是我们川渝文化同根同源的一个典型代表。”陈智林告诉记者,这一次跟随川剧节来到重庆,也是一次回归和共融。

  川渝两地名家名剧荟萃,共同唱响川剧“双城记”

  本届川剧节以“唱响艺术双城记,共谱川剧新华章”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

  在启动仪式上,沈铁梅与陈智林共同演唱了根据李白诗歌《峨眉山月歌》改编的川剧《思君不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共同的乡音乡韵,直观地唱出川渝山水相连的地理格局。“这是一种无法分割的情缘。”陈智林说。

  据了解,本届川剧节主体活动为期15天,汇聚了12位川渝两地“梅花奖”川剧名家,将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大剧院等多个剧场开展17场演出,包括被誉为“中国版《茶花女》”的《李亚仙》,新编历史题材、讲述为民情怀的《草鞋县令》,以故宫文物南迁主题创作的《神秘的国宝》,以及《中国公主杜兰朵》《峡江月》《红梅记》等经典剧目。

  同时,不少青年川剧演员和来自地方艺术院团的川剧演员,不同流派,也将在山城荟萃一堂、碰撞火花。此外,还有川剧节特色演出,包括川剧老艺人清唱会、川剧男旦专场、川剧打击乐赏析会、川剧票友及社团专场等,让广大戏迷观众一饱眼福,也展示川渝两地川剧振兴发展的新成果,携手共谱川剧艺术新华章。

  丰富活动面向更广圈层,艺术盛会带动文旅消费

  作为川剧艺术领域最为重要的艺术盛会,本届川剧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川剧优秀剧目展演外,还将举办川剧广场舞展演、川剧嘉年华、川剧发展的“新时代·新机遇·新流派”学术交流会和川剧立体影像艺术线上展等面向更多圈层观众的活动,通过推出优惠票等举措,充分体现艺术惠民,带动文旅消费。

  其中,川剧广场舞展演,覆盖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广场、重庆大剧院、观音桥步行街广场、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以及成都桂溪生态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成都和重庆两地多个文旅地标和热门商圈。

  沈铁梅说,希望通过本届川剧节,让更多群众走近川剧、感悟川剧、爱上川剧,感受戏曲艺术魅力。

  主办方表示,本届川剧节将是推动成渝两地文化建设的一大艺术盛事,也是进一步擦亮两地文化名片的重要结晶。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dt/2022/6/30/33ba6258219643b09f28aaa71da351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