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安徽博物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向公众展现了非遗项目,倡导了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以“文物+非遗”的方式讲好安徽故事。
博物馆里享非遗。安徽博物院联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新建立了“非遗传习工坊”,推动文物资源与非遗技艺融合赋能,呈现安徽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与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6月11日当天,安徽博物院共开展了500场次非遗体验活动,1200余名观众打卡非遗项目,体验“非遗传习工坊”的“艺”彩纷呈。活动现场,庐州面塑、徽帮裁缝、庐州木版水印、庐州棕编、庐州吹糖人、庐阳糖画等11项非遗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少年儿童的参与,让我们看到了文化遗产传承之路上源源不断的青春气息。此外,安徽博物院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了“博物馆里享非遗”品牌项目,后期将面向公众常态化开展非遗传习教育活动。
线上普及非遗保护。6月11日晚,安徽博物院联合新华网特邀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唐跃先生开展学术讲座,推出安徽文博讲堂《略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保护原则——以戏曲艺术为例》,阐述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44.3万人次在线观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