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办事指南 > 正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三门峡:“非遗”村变成研学地

  • 时间:2022-06-14 19:06:17 来源:  作者:  点击:

  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走进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人马寨村,绿树掩映下的古朴小院里,澄泥砚、捶草印花、剪纸、金石拓片、木板年画、地坑院营造技艺、十碗席等富有豫西特色的“非遗”扑面而来。

  当天上午,陕州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门前,举行了一场简洁的揭牌仪式,“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到了这座古朴院落的门口。

  人马寨这个豫西小村,文化古迹与“非遗”较多。从村里走出来的传承人、手艺人,这些年来一直在探索:怎样让更多的当代人去感知、学习并爱上优秀传统文化?

  16107278656853764

  陕州澄泥砚传承人王跃泽等人,多年来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来默默实践着“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理念。在自家老宅基础上,改造扩建的陕州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正打造成一座“非遗”研学基地。总占地面积4600多平方米,由研山草堂澄泥古砚博物馆、澄泥砚窑场作坊、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传习所、砚文化历史碑刻走廊、金石古砚传拓传习所、陕州木版年画传习所、非遗科普教室等组成。在这里,传承人义务讲解,展演非遗技艺,宣传澄泥砚、金石拓片、木版年画等文化遗产科普知识。

  除了刚刚被河南省文明办、省科协授予的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这座展示馆还拥有河南省非遗示范展示馆、三门峡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三门峡市侨胞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称号。在几个展厅里,宽大的条案上,分别排放着澄泥砚、瓦当、年画刻版等物件,来宾在此可以动手操作,体验拓片等技艺。

  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隔壁,又有一座朱秀云民间艺术馆。民间剪纸、捶草印花技艺传承人朱秀云也把自家院落改造成了展示馆和研学基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豫西黑色剪纸、五颜六色的枕套、形态各异的老虎布偶,也可以亲手学着在土布上进行捶草印花。

  8790593171740513

  走出这个馆,又可欣赏豫西特色民居地坑院。路对面一个地坑院映入眼帘,天井院子里的两棵大树,在夏日里郁郁葱葱。这两年,村民尝试着在地坑院里开起了农家乐。坐在窑洞里,摆满饭桌的陕州饮食非遗“十碗席”让人垂涎。

  “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是要还原文化的各方面作用,发扬光大传统优秀文化。”前来揭牌的陕州区文旅局局长卫冠军在仪式上表示,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思想观念,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年轻人需求, 才有生命力。

  人马寨正把“非遗”搭上研学,展示着别样的“非遗”味道。

  责任编辑:武聪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2/06-14/24675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