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点观察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城郊景点 > 正文

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 时间:2022-04-26 20:51:37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年来,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思路,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社区短板、提升服务品质为核心,推动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创新服务能力,提高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一是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带动一刻钟社区文化圈共建共享。落实自治区公共服务标准化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建设相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多功能服务厅等。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和图书轮换机制。在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点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免费提供借阅服务。开展“鸿雁悦读”之“你选书,图书馆买单”活动,解决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问题。在阅遇书吧、海区凤凰岭街道办事处、海区滨河社区、海区林荫街道办事处、乌达爱民佳苑、海南祥苑社区设立6个鸿雁书房,与市、区图书馆建成通借通还总分馆体系。

  二是推进线上线下文化服务智能化融合,丰富一刻钟社区文化圈业态。鼓励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延长服务时间(或提供错时服务),打造24小时无人值守的智能化书屋,实现电子书籍阅览服务,不断丰富完善数字图书体验,重点关注儿童、老年人和特殊群体阅读,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体现文化共享理念,形成全民阅读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线上线下,推广全民艺术普及,开展各类演出、展览、非遗、艺术培训、阅读、讲座以及各类主题宣传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深度融合。

  三是聚焦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完善一刻钟社区文化圈服务功能。扶持每个社区至少建立一支群众文化团队。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推进乌海文化云平台建设,实现市、区、街道、社区互联互通。支持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向群众公布服务目录,完善(网络)预约服务、信息征询、建议反馈等功能,开展“菜单式”“点单式”公共文化服务。继续做好“书法五进”“书香乌海”、乌海乌兰牧骑“党的光辉照我心”走基层文艺志愿服务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四是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构建一刻钟健身生活圈服务体系。联合市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实施的通知》(乌文体旅广发〔2022〕17号),要求三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全面摸排,建立台账,带动公共健身设施配建管理工作更规范、服务更便民,提升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加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项目储备实施,列入发改委项目库,争取资金扶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要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应当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或者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的标准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并且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五是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升一刻钟健身生活圈群众满意度。持续开展“走基层送文化送健康”活动,组建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队伍,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培训、辅导工作。按照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市、区的要求,用体彩金公益金补助每个社区1万元,用于开展社区居民运动会和农民运动会。居民自主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每年4次以上,每年组织开展针对残障人士、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文体活动。

  六是实施应急广播社区全覆盖工程。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应急广播可提供迅速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在第一时间把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传递到民众中,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撤离、避险,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可以发挥宣传、教育等功能。

  七是实施同频广播覆盖工程。乌海市现在有5套广播节目,三区转播的频率都不一样。该工程实施后可以实现乌海市区域每套节目一个频率覆盖。可以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原文链接:http://wlt.nmg.gov.cn/zwxx/msyw/wh/202203/t20220314_20166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点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律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点观察网 gc.jd-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